Home Article Practic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019-09-07 11:19  views:565  source:小键人10964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整理材料(非最终版)
(一)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1.万能钥匙(所有的题都可以用):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
(2)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3)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3都是“依法治国重要意义”系列: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3. 依法治国是当前我国所处阶段的迫切要求(以点带面,简单记忆)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
一方面表现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另一方面表现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二)必须记牢的4原则(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
幸福所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不是根本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法治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强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戚、 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4)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
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三)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主要任务及其落实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任务,
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 2018年的现行宪法修改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
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
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立法
立法领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
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
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2.这点其实偏向“法律与人权”这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 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巩固基层政权,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
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五)执法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党的十九大要求,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
严格执法责任, 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六)司法
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义。
(七)守法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 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
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彻私枉法。法律的权威游、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Disclaimer: The above articles are added by users themselves and are only for typing and communication purposes. They do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is website, and this website does not assume any legal responsibility. This statement is hereby made!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f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promptly to delete it.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