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孤独,越优秀
深以为然,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害怕独处。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
贾平凹曾在书籍《自在独行》中提及老师的教诲: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他在书中谈及家人、爱情、爱好、人情世故等,从活得孤独到享受孤独,贾平凹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省得轻松自在。
独行,不是与全世界为敌,而是与自己和解。
在独行的过程中,做回自己,守住本心,提高层次。
独行,做回自己
贾平凹以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他呼朋唤友,把家里弄得狼藉一片。
他爱社交,常常出门参加聚会,和好友们称兄道弟。
某次,他看到一棵松树,觉得特别像一位“个头高,腿特别长”的好友。
于是,他兴冲冲打电话告知对方,朋友笑问:“你是想念我啦?”
贾平凹肯定地回复“是啊”,朋友却说:“那就继续想念”,然后挂断了电话。
贾平凹颇感失望,他一直等待朋友说出“我也很想念你”这句话,没想到是自作多情了。
年轻时候,我们也和贾平凹一样,高估了友情,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后来,贾平凹患上了乙肝。
知道实情的朋友们避之不及。
不知道实情的朋友依然登门拜访,但听说这件事后,立马找理由离开,连一句关切之词都不曾留下。
离开后,还要在公共水龙头下不断冲洗自己的手,深怕被患上乙肝的贾平凹传染了。
昔日面慈目善的贾平凹,在他们眼里突然变成了洪水猛兽。
贾平凹去朋友家吃饭,离开后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啪啦”一声响,原来他用过的碗筷被主人迫不及待地扔掉了。
贾平凹深感心寒,但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学会了释然,学会了独处,做回自己。
别人问他:你这些年是怎么混的,怎么没有更多的作品出版?怎么没有当个xx长,怎么没能出国一趟,怎么阳台上没植花,
鸟笼里没养鸟?
怎么只生个女孩,怎么不会跳舞,没个情人,没一封读者来信是姑娘写的?“
贾平凹不再解释,而是用”我患了肝炎“作为借口,打发了那些与自己合不来的人。
他不再带着微笑的面具到处应酬,而是做回了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他坦言道:”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
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
永远不要期待别人懂你。
一个人就一个人,贾平凹做回了自己,成了一个极简的人,爱恨随意,亲疏随缘。
不介意独行,比强求感情更让人舒服。
独行,守住本心
贾平凹是文坛上不可多得一颗新星,出名后,很多人慕名而来。
在盛赞中,贾平凹没有得意忘形,反而看淡名利。
贾平凹深谙人最难守住本心,尤其是一个人时,脑袋里就如同装着一群惊乍的野马。
容易想功名,想利禄,想一些奸佞人如何对自己欺诈和诋毁……
所以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让内心被功名利禄所动摇。
在《自在独行》这相书中,贾平凹感慨找到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
但他仍不改初心,守好自己的人生,住村里的房子,吃鲜香的玉米棒子、和村里人在月下盘腿而坐……
变的是世道,不变的是初心。
外界喧嚣,他却能抵挡住诱惑,保持一颗赤诚的心,行走于天地间。
小偷半夜进入贾平凹家里,翻出一大堆米袋子、面袋子、书报、破衣服、读书卡片……
他失望地走了,贾平凹却笑呵呵地提醒对方关好门。第二天醒来,贾平凹发现小偷翻出了好久未找着的一份资料,
乐观的如获至宝。
当别人为钱财烦恼时,贾平凹已经看淡得失,懂得了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他看淡功名,把时间和精力
放在提升自我身上,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的贾平凹,才感到一生不虚此行。在书中,他还谈及文学界一位名人,贾平凹认为对方孤独。
这位名人,虽然声名远扬,但是却饱受诽谤。而对方却对流言蜚语置之不理,宠辱不惊,写好自己的文章,过好自己的日子。
贾平凹却为他打抱不平,专门去开解这位名家:”你想想,当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着并努力去要吃到,你却首先将肉
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吗?“
这位作家并没有过多地解释,一年后,他在新书中写道:”圣贤庸行,大人小心“。
原来,独行的人,不是遗世独立,偏居一隅,而是融入芸芸众生中,更加谨小慎微,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在这世间
守好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