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和神圣感
而破灭,却剥夺了世界的秩序和神圣感。而这种秩序和神圣感是创造生命意义所必须的。
所以人本主义,形而上学所宣扬的个体独立不仅仅会带来无聊的生活,
而且难以避免引向无法忍受的生活。
工匠如一把钥匙,重新开启了一扇大门,以一种负责的方式带回了神圣感。
这种神圣感在工匠中非常普遍。
他们总结道,工匠的任务“并非产出意义,而是培养内在技能,辨别本已存在的意义”。
工匠由此可以远离个人主义带来的虚无主义,为秩序井然的世界带来意义。
与此同时,这种意义似乎比在过去的时代里更安全。
这种特定意义并非只有手工行业才能创造。任何对高水平技能的追求——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认知上的——都可以带来这种神圣感。
在当下的文化潮流中,我们非常注重工作描述。
比如,我们对“追随你的热情”这一建议的执着是受一种(存在缺陷的)想法激励,
这种想法认为对职业满足感来说,最重要的是你所选择的工作。
用这种方式思考,就很难找到让你产生满足感的工作——
或许在一家非盈利组织工作或创建一家软件公司可以,
与其相比,其他所有工作都显得枯燥无味、了无生气。
凯利的理念使我们逃离了这种陷阱。
他们引作案例的工匠工作并不稀有。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做铁匠或是轮匠并非光宗耀祖的事。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具体的工作种类是无关紧要的。
从此类工作中探寻出的意义是源自手工艺的内在,即那些技艺和品鉴能力,而非作品的外现。
换一种说法来讲,木车轮并不高贵,但是制作木车轮则可以高贵。
这些也同样适用于知识工作。你不需要一种稀缺的工作,你需要的是用世间少有的方式完成工作。
第二个关键点是培养手艺需要完成深度任务,因此需要致力于深度工作。
因此深度工作是如德莱弗斯和凯利一般从职业中萃取意义的关键。
由此得出结论,在事业中拥抱深度工作,通过深度工作培养个人技能,
可以使知识工作从令人心烦意乱、心力交瘁的责任变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
开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那里万物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