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cle Practice 论书苏轼

论书苏轼

2024-03-03 15:25  views:194  source:小键人13645306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
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
难于宽绰而有余。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
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柳诚悬之言良是,古人得笔法有所自,张长史以剑器,容有是理,雷太简乃云闻
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此殆谬矣。 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
。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
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不作张芝作索靖。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
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
也。 王荆公书得五法之法,然不可学,无法故。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欧阳叔弼
云:子书大似李北海。予亦自觉其如此。世或以为似徐书者,非也。译文:书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气韵、骨力、肥瘦、浓淡
,五者缺一则不成为书法。书法要先学好正书,进而再学习行草。未能正书而写行草,就像未读过庄子之语,而动辄口出玄言
,这不是真正的道家。人的相貌有美丑之分,然君子与小人之态,无法掩饰;言语有雄辩与不善言辞之别,然君子与小人的气
质,瞒不住人;书法有工有拙,然君子与小人的心性,却无法混淆。大凡世人所贵,必贵其难。楷书难以飘洒生动,草书难以
严肃持重,大字难以紧密不散,小字难以宽绰疏朗。执笔没有定法,要使掌心虚空而放松。欧阳修对我说:应当以手指运笔而
手腕不动,这句话说得真妙。运笔时,笔前后左右顺势运转,免不了会出现攲侧,当笔停止,笔管竖直,笔锋与笔管保持在一
条直线上时,这就是笔正。柳公权的话有道理,他说古人笔法都有原由,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笔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雷太简说他闻江流水声而使笔法大进,文与可也说观蛇争斗而草书有长进,这就有点靠不住了。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
亲王羲之从其后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便知献之长大之后必然能在书法方面名世。我认为善书者不在于执笔牢与不牢,信手写
来而不失笔法,这才是懂得用笔的奥妙。然而王羲之看重献之的原因,在于他执笔稳重,精力集中,专注于笔。否则,天下有
力气的人,个个都成书法家了。废笔成堆,磨墨成池水,达不到羲之也能有献之的水平。笔用秃千管,墨磨研万锭,不成张芝
也能比上索靖。书法初始时不要刻意求佳,应放松随意,自然能达佳境。草书的学习虽然是靠积累而成但它的要点是为了书写
的快速。古人说,时间仓促来不及作草书,此语不对。如果匆匆忙忙之际来不及作草书,而是平时闲静之时用心于草书,这种
错误的观点,一直影响到周越、仲翼等人,也就不足怪了。我的书法虽然不太好,然而能自出新意,不拘泥于古人,这是我最
大的快乐。王安石的书法得无法之法,正因为他自出机杼而“无法”,所以不可学。我的书法如果尽心创作,风格则如蔡襄,
如果得意而作,风格则如杨凝式,如果放纵作书,风格则似言法华。欧阳说:“你的书法很像李北海。”我也感觉是这样。有
人认为我的书法像徐浩,是不对的。



Disclaimer: The above articles are added by users themselves and are only for typing and communication purposes. They do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is website, and this website does not assume any legal responsibility. This statement is hereby made!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f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promptly to delete it.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