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的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2》
自卑感本身是一种力量,并且不是一种负性力量,反而是一种能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在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简单说,就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具体就像:我因为低学历所以无法成功之类。
阿德勒的解释为: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拥有自卑情结的人其实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的人。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努力。
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者休闲时间。
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由于自卑感是一种比较重的力量,重到无法有人长久承受,在没有勇气改变
,但又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的情况下,会采取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进行补偿,我们称为“优越情结”,
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例如:权势张扬,追求全身名牌而不在意是否美,沉迷过去荣光。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如果真正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甚至有人会津津乐道或者夸耀自己的成长史中的各种不幸,但奇怪的是,即使有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
他们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这种人其实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
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具有特权。
关于比较,或者称为追求优越性: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无论走在前面或者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的纵轴水平面上,
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如果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也就是不可能摆脱不幸。在不知不觉的,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
在竞争的过程中,无法产生真心的友谊与祝福,在竞争的角度考虑问题,
会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会无法给予祝福。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能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
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当遇到羞辱挫折的时候,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对方是在挑起权利之争吗?
对方是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吗?当一旦陷入权利之争,获胜方或者会一时得意,
但是,失败方会迅速转入下一个阶段,我们称为复仇阶段,且,这个阶段将生生不息。
最好的办法,受到挑解时绝不可以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