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cle Practice 教资面试知识回顾

教资面试知识回顾

2023-11-21 20:29  views:1297  source:寸寸予你    

一、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
、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
差异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四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
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
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学生是不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能学得很好,是不是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
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
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
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
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
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
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
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各有所长、有所
成就的人。(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
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
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伤害学生的心灵。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
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
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
作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因势利导地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3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是法律上的责权主体,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
利;学生是责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二、中小学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教师数知识、技能、文化、价值的传承者,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人们对教师职业有着更
高的道德要求,即要求教师应信守教师职业所必须坚持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以自己的良知和自律影响学生及其家庭乃至整
个社会,助推社会的进步。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了具体的规定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忠
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上课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
学生。不得敷衍塞责。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
书育人-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知耻,严
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
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等不竭动力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扩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三、教师职业素养1、道
德素养(1)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3)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对待
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
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掌握教育管理
方面的知识。3、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
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心理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情感(3)
良好的人际关系(4)健康的人格四、德育原则及方法(一)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
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
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二)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
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辨明是非的能力差。教师
要耐心讲明道理,排除障碍,启发自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知礼、明理、讲理,改过迁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
水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疏通思想之后要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引入社会规范的道路,启发学生自觉地分清是非、
真假、善恶、美丑。启发疏导工作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并结合学生品德中的优点,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引导他们
朝正确的方向努力。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这样才能更好
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
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一方面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出发点。一个尊重学生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信赖,能与学生产生
情感共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他的严格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另一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尊
重就必然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否则就会变成放任自流,没有严格要求,尊重就是没有价值的;而没有尊严的严格要求往往会
抹杀学生的主体性,而倒退到传统教育“不见学生”的恶习中去。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
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青少年越来越渴望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的肯定,因而有很强的
自尊心,希望得到同学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教师作为学生的长辈、学生眼中的权威,他们的尊重、信任会使学生备受鼓
舞、感到愉悦、充满自信。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促使他们残生要求进步的内在心理动力。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
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教育者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合理是指道德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
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处于学生道德“最近发展区”“之内。同时道德要求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严格是指对学生的要
求一旦提出,就要不折不扣、矢志不渝地引导和督促学生做到。(四)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
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
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五)正面教育
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
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要求: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3、建立健全学校规
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总分内部
矛盾的转化。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由意识地创造
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
缺点,发扬优点。(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
、有系统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
合。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八)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
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
进行教育。德育方法(一)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
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语言说服是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
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事实说服法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
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二)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
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友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
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三)实际锻炼法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的方法。实际锻炼法包括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实际锻炼。常规训练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行为练
习,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常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生守则训练、卫生常规训练、礼貌常规训练等
。实践锻炼指的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四)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教
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
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使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
和艺术陶冶等。(五)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
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品德修养是建立在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六)品德评价
法(奖惩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
罚、评比和操行评定。五、学生行为问题(一)学习动机激发1、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1)自身因素。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缺乏自信心,抗挫折能力低,学习负担过重、竞争激烈;学习挫折的积累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2)家庭因素。家长过度控制、家庭氛围不好的环境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好好学习。(3)
学校因素。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法单一;同伴关系不好;学校风气不好都会让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4)社会因素。迷恋上那个网,玩游戏等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不良的影响。2、学习兴趣缺乏的辅导(1)建
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感到乏味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内心鼓励自己:“这个地方我
没学懂,在努力一把试试,学会了一定很有趣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这样,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学习内容就更容易为学生所掌握。(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引起的。因此,教师除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外
,更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特点优势。(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
理,但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知识处理的处理情景。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新且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
,要富有启发性。(4)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学生在学得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之后,就不会
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而是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课外。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必要时给予指
导,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困难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在第一课堂中,教师通过系统地讲授,引导学生入门,
培养关于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在第二课堂中,使学生能及时地接触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广
泛地学习与实践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兴趣。(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首先,
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化枯燥为有趣。各科知识既有生动有趣的内容,也有平淡无奇、稍显枯燥但却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练习,这
些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使学生感到有趣,教师就应该注重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有趣的内容
与枯燥的内容交叉出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逐步深化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有趣顺利地过渡到乐趣以及志趣阶段。3、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
。了解和满足学生等等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与需要,需要是学生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应通过多种
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
行成就动机训练。通过立志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地学习;帮助学生确立正确地自我概念
,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判断,他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从培养正确
的自我概念入手,方法包括: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相
信成功与努力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人就不容易表现出消极行为,不容易产生无力感,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2)
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
及的学习情境。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题,使学生不能单纯地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这样就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把学生引导到“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
而未能”的境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越差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
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问题出现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充分利
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如果在提供信息反馈
的基础上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多表扬、
少批评;对不同成绩的学生区别对待;要考虑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
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应该
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
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于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
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二)注意分散/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注意分散的原因:1、学
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1)从生理发展规律来说,学生的各种身体机能还未成熟,神经系统正在发展,发育迟缓的小学生
就可能产生上课走神开小差等行为。(2)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学生很多人格心理正在形成但还未成熟,自控能力发展
还不够成熟。2、教师因素(1)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还是只看重学生的学
习成绩,拥有错误的学生观,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辱骂等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行为,严重的挫败了学生的主动性,久而
久之,有些学生开始放弃自己,上课也就不听讲了,导致注意力分散。(2)教学方法不恰当。有些教师沿袭旧路,没有创新
,没有用时代的、发展的眼光分析教材、钻研教材从而进行高质量的备课。在枯燥的讲课过程中没有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自然就走神,出现注意分散现象。有些教师忽视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对学生讲解一些认知上还不能理解的问题,此时
学生因为知识晦涩难懂。注意的细节,也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3、学校方面(1)学校的学习氛围不良。学校的宣传栏
、文化墙、标语、早读、文艺活动等,都对学习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如果在一所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校学习,积极
性、主动性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那么上课注意力自然就提高了;反之,如果学校没有学习的氛围,人文环境消极沉闷,那么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就无法集中注意力来学习。(2)学校教育体制不恰当,很多学校依然采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不
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只是强调知识的灌输,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4、家庭
方面。家庭环境在学生的教育中尤为重要。家庭和睦,父母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教育方式民主,往往孩子的人格相对健全。而
那些父母离婚的单亲家庭,父母知识水平较低的家庭,家长管教方式过于粗暴的家庭,对孩子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学生
会因为家庭的因素在课堂上走神导致注意力分散。5、社会环境。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学生的娱乐方式不在单一
化,过多的电子产品和网络低俗趣味等不良内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学生因为各种娱乐方式而逐渐忽视对学习的关注,这样
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注意分散辅导。1、改善教师的教学。教师应该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紧跟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用发展的眼光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
2、改善学生的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制定相关班规,明确的告诉学生课堂上级集中注意的重要性,并且制定赏罚制度,
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对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分散的同学先进行口头提醒,用其他学生的榜样力量激励他们集中注意力
,在对表现恶劣的同学进行小小的惩罚。3、改善学校学习氛围。学校应该努力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美丽温馨的校园环境,完
善宣传栏,注重文化墙和标语的学习吗,让学生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另外学校应该举办各种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人格修
养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4、、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校应该多加关心有注意力分散问题行为的学
生,了解其家庭基本状况,适时进行家访,掌握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情况,在于家长的面谈过程中,让家长也能全方位掌握孩
子的在校情况。5、引导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生活。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往好的社会道路中前行。学校可以组织开
展各种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知道选择不同道路的结果。在这个了解过程中,是对学生正确人生观
和科学世界观的培养。(三)早恋。早恋的原因:1、自身因素(1)处于同年龄人之间的爱慕心理、模仿心理、攀比从众心
理而出现流行性早恋;(2)因青春P26八、教学原则及方法(一)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基本含义:既
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和道德品质教育。贯彻此要求的原则:(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
)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基本含
义:理论联世纪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
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教师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教学
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
题的技能与技巧。3、直观性教学原则基本含义: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
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直观教学可以分成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
和言语直观三大类。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
合起来(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乌申斯基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4、
启发性教学原则基本含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贯彻
此原则的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
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5、循序渐进教
学原则基本含义:教师严格按照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
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
合。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按照学生的认识
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6、巩固性教学原则基本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
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要在教学的全过
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3)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原则)基本含义: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基本含义:教
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3)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
创造条件(二)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
方法。主要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讲述: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
方式。一般在人文科学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又分为科学性讲述和艺术性讲述。讲解: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
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自然科学教学中运用较多。讲读: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
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用于语文、外语教学中,也可用于数理化学科教学。讲演: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
式在较长的时间里系统地讲授教材内容,条分缕析,广征博引,科学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讲授方式。因为讲演时间
长、知识面涉及广、难度大,主要运用于大学教学中,中小学中较少运用。优缺点: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
主动性的发挥。运用的基本要求:第一,讲授内容要有学科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
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第二,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
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第三,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
音量、速度要适中,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第四,要组织学生听讲。(2)谈话法定义: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
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运用谈话法,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谈话法的前提
。优点:能照顾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
教学效果。运用的基本要求:第一,做好提问准备。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
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
奋,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
有的知识经验或对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获取新知识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3
)讨论法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优缺点:有利于学生
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但是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级运用较多。运用的
基本要求:第一,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
。第二,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围绕中心议题发言。第三,在讨论结束时
要做好小结。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
。对疑难和争论的问题,教师要尽力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许学生保留意见。(4)读书指导法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
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交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
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第一,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第二,交给学生读书的方
法;第三,加强评价和辅导;第四,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定义:通过展示
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
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难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演示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好教具准备。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能够突出显示所材料的主要特征。第二
,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第三,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
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2)参观法定义: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
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他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
行参观、总结性参观。运用的基本要求:第一,做好参观的准备;第二,参观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第三,参观后及
时总结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定义: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
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联系单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
;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Disclaimer: The above articles are added by users themselves and are only for typing and communication purposes. They do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is website, and this website does not assume any legal responsibility. This statement is hereby made!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f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promptly to delete it.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