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眼光的教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4
在《课程方案》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课程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长期以来,由于把数学
作为考试工具的倾向难以抑制,数学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往往被严重忽略,而这个被忽略的部分,恰恰与数学教学的宗
旨有关。归根结底,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为了今后在生活和职场里有用,如果不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就仅仅是纸上谈兵,“用”将无从谈起。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认为,知道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是排在
第一位或最重要的数学素养。否则,数学将沦为被他称为“筛子”的单纯考试工具。
的确,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几乎下了最多功夫,做过数不清的数学题目,考试成绩可能也说得过去。可一旦不用考了,
他们往往会最先与数学说再见。这方面的例子不少,媒体报道中常看到。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
们总在强调学习的效率,而这个效率又往往是考试成绩衡量的。所以在教学上就自然倾向于“一针见血、直截了当、开门
见山”,至少也要“精讲多练”。至于什么情境、过程等,即使教材里有,一般也会被“跳”过去,直接“端”出概念、方法
和技巧来,义无反顾地往解题和训练的路上跑。由于教学上却少了建立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环节,因此学生长大
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和职业之后,对那个折磨了自己多年的数学还在哪里、还能派上什么用场,一般都不怎么关心;至于
应用,就更懵懵懂懂了。据统计,中国的成人整体上对数学教育的评价不高,甚至在所有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中的评价最低。
这样的例子就是数学课程与社会生活脱节在成人社会的真实反映。
把数学眼光作为核心素养,有望打通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本来就有的联系。
因为数学眼光本身不是被动接受的结果,所以教师“教”不了,无法通过灌输或训练实现,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
自己通过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一点一点积累。学生需要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厘清真实生活
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从中发现数学,并进一步通过数学洞悉一个真实的世界。这种发现就是一次次从问题情境中提炼数学
对象,一次次地交流与表达,在一次次呈现出真实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时,凝练出自己的数学眼光。
所以,培育数学眼光的过程,就是一个打通数学与真实生活之间联系的过程,或者说,数学眼光就建立在这种“联系”的
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