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时期的招行之变
的鼓吹者,身着一身深色西服,偕同两位总行行长助理唐志宏和尹凤兰,笑容满面出现在中华世纪坛金
色大厅的发布会现场。凭借出其不意的新产品策略和令人侧目的创新精神,马在中国银行界树立了令人
耳目一新的银行家形象。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媒体面前为他掌舵的招行新一代金融产品高调宣传,他不
仅是这些新产品的设计者,也是推广者。招行当年凭借“一卡通”成名,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
业务,建立网上银行,由此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一直处在
国内外关注的漩涡中,一波突如其来的宏观调控,更是令体质羸弱的中国银行业雪上加霜。2003年底,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标志着紧缩政策的开始,调控实施伊始,银行就成为最直接的承受者。接下来的
措施是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等。2004年年初,
经济“过热”得到官方确认,中央更加严厉地控制信贷货币供应总量,严格土地管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
增长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自始至终,银行业一直是宏观调控的焦点和晴雨表。2003年四季度,因存款准
备金率的调整,存贷款增长急剧萎缩。而2004年的第一季度,存贷款增长又创出新高,“两会”之后伴随着
正式的宏观调控,存贷款增量大幅回落,到三季度末,存款同比增幅15.2%,贷款同比增幅13.7%,存贷继
续下降,远远低于调控前的水平。前三个季度人民币贷款增长1.79万亿元,已不可能完成全年2.6万亿元的
目标。银行业几年来的飞速扩张戛然而止,招行身在其中。招行的存贷比也持续下降,由一季度的81.12%
降低到了75.63%,已经低于2003年上半年的水平。目前摆在招行面前的现实压力是:在现有的存款结构
下,在债券投资风险增大的情况下,如何拓展短期贷款业务?年过50岁的马蔚华开始了新的冲刺——他宣
称招行要“做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难怪,招行此次为“财富账户”的推出隆重其事,表示要借此“开启个人银
行服务3G时代”。
收敛锋芒
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措施就是紧缩货币政策。最先实施的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以及窗口指导,其后便是对
信贷的控制,直至最近的加息,这些使得贷款的增长持续下降。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从一季度的8350亿元
下降到了三季度的3600亿元,降幅高达57%。贷款增长的下降无疑是对商业银行营收的最大侵蚀。但是,
股份制银行贷款仍然增长了22.6%,远远高于国有银行7.1%的增幅。招行第三季度新增贷款近139亿元,
虽比一季度几乎下降一半,但也比二季度增长了五成,如此波动可见宏观调控的力度!前三季度,招行共
新增贷款501亿元,完成全年约700亿元贷款计划的70%,由于信贷紧缩有所松动,四季度新增贷款可能
,年计划可望接近完成,贷款增幅达到了25.9%,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如此紧缩的政策下,招行也算
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是,据估计,今年贷款业务的增长放缓将导致明年的营业额和净利增长回落到
两成左右。招行过去几年的加速增长出现拐点,增长率行将掉头向下。对于几个重点调控行业的贷款限制
是不是造成贷款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的疑问,马蔚华称,他一直坚持“理性对待市场”的理念,“这次宏观
调控下,我们对于国家限制的那些行业的贷款加在一起不到8%。”对于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贷款,马蔚华更
是小心翼翼,“我在人民银行工作过很多年,而且从事过货币政策,在南方当过监管官员,亲自目睹了房
地产的兴衰起落,所以我对房地产贷款比较谨慎。”招行的房地产的贷款总量始终没有超过贷款总量的5%
,——不论这个行业热也好,冷也好,招行都保持这个贷款量,而且他认为这些都是优质客户。话虽如此
,从几个季度的新增贷款的剧烈波动可见,招行的贷款政策还是受到了宏观调控的极大影响。招行的存贷
比也持续下降,由一季度的81.12%降低到了75.63%,已经低于了2003年上半年的水平。此前招行透露
,近期主要秉承积极吸收存款,谨慎并适度放松贷款的策略。招行过去几年中资产规模的飞速扩张引起了
市场对其潜在坏账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宏观调控可能会导致坏账增加。事实上,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余额由一季度的减少342亿元反转为三季度的增加367亿元,银行坏账进一步增加的风险较大。招行三季
度末的不良贷款余额为97.3亿元,比一季度增加了2.7亿元,出现回升趋势,不良贷款率2.72%,比一季
度末下降了0.11个百分点。在所有国有银行和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招行在四个限制性行业中的贷款比
率是最低的。所以马蔚华能信心满满地说:“国家宏观调控给我们经济生活必然带来影响,但是招行比较
早地意识到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今年宏观调控对招行的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