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无论是家长跟风为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还是“网红脸”“神曲”的产生,都是人们希望避免被忽视的体现。
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当我们获得了群体的认同感与个人的匿名感时,必然要为失去个性和创新意识买单。
只有保持个性与独立性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那么,如何才能保持个性与独立性呢?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
这是保持个性与独立性的前提,如果要求全体一致,这和工厂制作模板化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时,就不要质疑别的家长选择给孩子轻松快乐的童年;
当我们在各类直播平台打发时间时,就不要嫌弃别人不知道“网红”“神曲”;
当我们在图书馆里看书查阅资料时,就不要阻止别人追剧、旅行、看小说。。。。。。我们当然可以创造自己的精彩,
但是世界的颜色并不能由某个人或某类人决定。交响乐之所以震撼,正是因为它容纳了多种乐器。
向内思考,了解心理诉求。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跟风从众是一种相对稳妥安全的方法。
但是长此以往,当我们审视内心时,发现连思想都是复制粘贴别人的,会不会在空虚之余感到些许恐惧?
了解世界需要我们向外观察,塑造自己则要求我们向内思考,真正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
家长不应该一味地将自己的诉求灌输给孩子,
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思考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心理诉求表达出来,这样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
平台直播者也不应该仅仅追求“网红脸”,唱一个调儿的歌儿,造成受众审美疲劳,
而应该真正了解自己能为人们带来什么,能为自己带来什么,从而不断塑造、完善自己,
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网红”。当然,我们得承认,在这个过程中,
因为面对的选择太多,我们可能会陷入迷惘,但总比附和大众的“清醒”要有价值得多。
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的价值不在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在于学习、思考后发出独立的声音。
追求独立自由,不被外在裹挟。
我们很多时候的选择是迫不得已的,比如所有孩子都参加兴趣班,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就会成为一个“另类”,与小伙伴没有了共同话题。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坚守自我,不被外在声音裹挟。
戴逵的哥哥一心想要建立领兵抗敌的伟大功业,而戴逵却一生隐居不愿出仕,
引得当时的太傅谢安好奇:“你们兄弟两人的志向和事业怎么相差那么远呢?”
仕途上无所得的戴逵却能文、工书画且善琴,是今天仍然流行的脱胎漆器的创始者。
如果当初戴逵追随自己的哥哥,那后人大概就看不到著名的“瓦宫寺”三绝了。
从韩寒成名以来,对其的质疑声和批判声此起彼伏,
但他依旧坚持自我,不理会外界争议,保持“叛逆”个性,写作、拍电影、赛车,不断完成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目标。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普遍缺失独立人格与自由心灵的今天,其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这个社会才能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乃至多家,海纳百川才能不断发展,尊重、保持个性才能独立、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