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闹和孤独间熬成一个圆满的人
了,但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没有比这句话更深刻的了。有人认为这种分类理解方式过于圆
滑,甚至有些矛盾,但别忘了,我们是在诠释“哲理”,惯常的思路根本行不通。认为这种
观点荒谬,是因为很多人在孤独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庸俗;认为这种观点是真理,是因为
绝大多数人在热闹的氛围中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如此说来,孤独未必是对的,庸俗
肯定也不好,那么人究竟该何去何从?
人,表面上看是自由意志的主体,本质上还是附属于道理的客体。所以,只要道理说
得过去,人的思维就会畅通,行为也不会受阻,烦恼便不再丛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
期,面对“在寂寞中孤独,还是在热闹中庸俗”这一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
的“正确答案”。但是,儒家思想中的“中庸”理论,绝对可以堪称人在迷途时永久的、科学
的行为指南。
《中庸》本是《小戴礼记》中一篇论述人性修养的散文,后经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
极力尊崇,再经南宋朱熹作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中
庸”思想能获如此崇高的待遇,自然与它提倡的行为准则有很大关系,比如待人接物不偏
不倚,调和折中。如果我们用“中庸之道”来处理“孤独”与“热闹”这一对矛盾体,便会有意
想不到的收获。孤独,之所以不庸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可以促进自身进行思考、反
思,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以及自己。一方面,认识是个脑力活动,它终究需要通
过“热闹”这一方式来放松自己;另一方面,认识是“知”的过程,也只是人们思维意识价值
存在的开端,它还需要回归大众,与“行”合一。所以,如果智慧是孤独结出的硕果,那么
待它饱满后将其放在热闹的人间才是最高尚的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说,喜欢热闹与沉溺于孤独都是人性使然,不存在孰对孰错。以喜剧演
员为例,他的工作就是通过戏谑自己或娱乐他人,然后为大家制造快乐。如果他以热闹为
耻,就不会以自己的工作为荣,而人们所看到的喜剧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精致。但这不意
味着他不需要孤独,毕竟再有天赋的喜剧演员,也需要勤学苦练才能让自己的特长炉火纯
青,而勤学苦练本身就意味着孤独。如此说来,不管是哪一类人,唯有经过孤独地历练,
热闹地绽放,人生才更为圆满。
不偏不倚、折中等概念,只是一种调节行为的指南,并非界定某一类行为是否属于中
庸的标杆,人们除了遵循大众的、传统的对孤独、热闹、庸俗等概念的认识之外,还必须
结合自己内心的感受,看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欲望是否可控。
中庸是一种智慧,适宜地驾驭这种智慧,人们可以在寂寞中不再孤独,在热闹中免于
庸俗,人生也会多一些趣味,少一些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