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情结
把我的家乡点缀得出奇的美。河渠、稻田生长鱼、鳖、泥鳅,也生长蜗牛。
记得小时候,家乡人只知鱼、鳖、泥鳅可食,不知蜗牛也能做美味佳肴。大约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人们
为讨活命,将河渠、秧田里的鱼呀鳖呀的,还有泥鳅全捉的吃完了,才想起水里边另一种生物蜗牛是否也可以用来充饥。
于是,村子里有一位胆大后生便像世界上那位第一个食螃蟹的勇士,第一个从河渠里捞回一筐蜗牛,砸碎硬硬的外壳,把
那软软的白花花的螺丝肉掏剥了出来,于流水中淘净泥沙,拿回家用盐腌了,以水煮或干炒了吃,惊呼着说,啊,好吃,
好吃!于是村里缺食的人家一传十,十传百地都仿效着吃。就这样,以蜗牛肉当食充饥,才保住了可怜巴巴的父老乡亲的
命。因此,直到如今,家乡人对蜗牛还有一番特殊的感情。
后来,长大了的我步入社会,在城里有了份不错的工作。一次在图书馆翻阅资料,偶然得知,自古以来人类就已经认识和
发现蜗牛具有能药能食的双重功能。据史料记载:公元前8世纪法国人就开始吃蜗牛。经过烹调加工的蜗牛,肉肥味美,
爽口耐嚼。它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其营养成份超过牛羊肉、鸡蛋。难怪在
法国、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把蜗牛一直当成餐桌上的高级食品,备受人们喜爱呢!
久居城市的我,远离家乡,很少见到也未吃过蜗牛肉了。真想吃一餐昔日家乡的蜗牛肉。丙申初春,正是莺飞草长的季节,
我回了趟久违的家乡。刚一落足屋舍,顾不得鞍马劳顿,即和堂侄一块儿去河渠捞回一筐蜗牛,让白发老母下厨给我做了
餐红烧蜗牛。我在餐桌上悠悠地品着,只是觉得那肉有股泥土味,味道还不如昔日水煮的香呢!我边品味边思谋着其中的
道理,忽然想起家乡一带流传的汉刘秀当年走南阳,落难商州,正当饥渴难捱之际,恰遇给田里送饭的民女梨花,便一口
气将一罐麦仁豆稀饭吃了个精光,觉得十分香甜可口,而后来刘秀做了皇帝要御厨做那同样的饭食却觉得不香的故事……
吾辈平民百姓,虽不能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皇上相比,但这些年托了党的富民政策的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城里一味吃惯了白米细面,鱼鸭肉蛋,时鲜菜蔬从未间断,当然从未有过肚子饥饿的感觉。所以吃着母亲精心做的红烧
蜗牛也便觉得索然无味了。
于是深深悟出了人世间那句“生在福中应知福”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