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宽,路自宽”
他略微思忖后,回答:过于敏感的人。
因为敏感,容易放大喜怒哀乐,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艰涩,情感变得脆弱。
社交最大的灾难,是太把自己当回事
他举了个例子。
去年参加同学会,但是饭桌上大家闹得很不愉快。
有个女同学恰巧那一年离婚,但是现场大家并没有察觉到她内心的闷闷不乐,事实上,也鲜少有人
知道她的私事。
但是吃饭时,刚好讨论到婚姻,有个单身男同学为了给自己解围,随口调侃说:
“成功的人,都还单身;失败的人,早在二婚路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她嚯地站起来,气急败坏地端起面前的酒,就朝对方泼去。
现场陷入混乱,大家手足无措,随后,她自顾自地委屈地哭了起来,一口咬定大家是在看她笑话。
好好的聚会,不欢而散。
人和人的社交,难免人多嘴杂。太在意别人说的话,并且习惯性对号入座,很容易让自己情绪受到
影响,进而不欢而散。
以至于,每当一个敏感的人出现在聚会场合,大家都要小心翼翼照顾他的情绪。
久而久之,他们出现在社交场合,于己于人都成了一种负担。
不知不觉,也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社交,最忌玻璃心
所以,人一旦太玻璃心,是注定过不好这一生的。
去年我有两个同事闹得很不愉快。
原因是白天两人工作上发生了冲突,结果其中一个晚上回去后,因为和男朋友发生了口角,于是发
了条带指责意味的朋友圈。
并没有指名道姓是谁,但是另一个人看到了,自然而然地以为对方是在含沙射影地批评她。
作为反击,她很直接地用发朋友圈的方式“回应”对方。
双方一来一回,情绪很是激动。
结果,是同公司的共同好友都看到了这场“指桑骂槐”的隔空骂架,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不说,还
白白让人看了笑话。
隔天知道一开始那条作为始作俑者的朋友圈并不是在指自己,悔不当初。
你身边一定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别人发的朋友圈,喜欢和自己对号入座;
别人无意间说的话,习惯性往自己身上对标;
别人一两句玩笑话,在心里百折千回,臆想出万千恶意……
其实,有时候就是别人三两句无心之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于是,脑补出无数内容,白白让自己陷入愤怒、羞愧、难过等复杂的负面情绪当中。
所以,不是基于现实,没有任何验证的臆想,是最无意义的。
它就像钉在耻辱柱上的一把剑,明明立在那里,虽然扎眼,但是本与你相安无事。
你非要上去拔掉这根“刺”,剑不一定拔下来,倒是自己用力过猛,面红耳赤的模样,是真的不体面。
社交,需要一点钝感力
试想,如果她当作不知道,往后找个合适的日子,谈笑间问起,敞开心扉地说:
“还以为你在说我呢。哈哈。”
通常,人都会被别人的坦诚感染,然后给到详细的解释,矛盾就可以一下子解决了。
我爸从小就教我:
“做人,心要大点。”
就像他,在他那个圈子中人缘很好。他是个心大的人,比如,男人之间的酒局,酒过三巡,酒精
上脸,难免有话说得不妥帖的地方。
但是他不会往心里去。他会谅解他人的无心之过,玩笑话从不放心上。
大家也就惦记着他这点好,有什么生意也喜欢找他合作。
所以,人和人之间,宽心才能自在。
一如韩寒所说:
“如果你太在意别人的想法,那么你的生活就像是一条裤衩,别人放什么屁你都得接着。”
在社交上,年龄渐长,你会发现,你见到的黑暗面越多,听到的不好听的话也就越多。
你可以通过这些话辨识哪些人值得交往,但无需过于放心上。
所谓“钝感力”,其实就是作家渡边淳一告诫现代人的:
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
不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要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如此这般,才能乐得逍遥,路也能越走越宽。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答主(@周同)解释有钝感力的人在社交上的具体表现,其中有几条我觉得说
得很在理:
1、脸皮厚一点,厚颜有耻,别人说啥脸上也挂得住;
2、像水一样,随形就势,能清能浊,臭着也是水,粪水也有营养!
3、学会腹语,在肚子里骂人、抬杠、钻牛角尖,嘴上要豁达;
4、时刻记住表情和语言都是毫无意义的,别人说啥这耳朵进那耳朵出,自己想啥和做啥才最重要。
做个钝感十足的好人,胜过无数八面玲珑的玻璃人。
换句话说,在这世上,能小心翼翼呵护你的玻璃心,时时刻刻关照你的情绪,也就只有家人。
对于别人,我们都是无足轻重的,他们不在乎你的情绪。
所以,作为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的成年人,你必须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
强大到可以正视来路不明的恶意,迎接千奇百怪的攻击,也懂得处理很多模棱两可的不友善……
生活的历练,不就是透过这林林总总,慢慢让我们从一颗玻璃心变成钢铁心嘛。
这过程,便是一场修炼。
直到某一天,你真的做到心宽了,你的世界才算真的大了。
摘自《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