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天才”
,我原以为这蠢然一物,智商都一样,无所谓高低的。然而事实上猪们的智商颇有悬殊。我喜欢养猫,经我多年的观察,猫们
的智商也不平衡,而且连脾气都不一样,颇使我感到新奇。
猪们和猫们有没有天才,我说不出。专就人类而论,什么叫作“天才”呢?我曾在一本书里或一篇文章里读到过一个故事。
某某数学家,在玄秘深奥的数字和数学符号的大海里游泳,如鱼得水,圆融无得。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他能看到;别人解答不
了的方程式之类的东西,他能解答。于是,众人称之为“天才”。但是,一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的智商还比不了一个
小学生。比如猪肉三角三分一斤,五斤猪肉共值多少钱呢?他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天才”即偏才。
在中国文学史或者艺术史上,常常有几“绝”的说法。最多的是“三绝”,指的是诗、书、画三绝。所谓“绝”,
就是超越常人,用一个现成的词儿,就是“天才”。可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这个人在几绝中只有一项,或者两项是真正的
“绝”,为常人所不能及,其他几绝都是为了凑数凑上去的。因此,所谓“三绝”或几绝的“天才”,其实也是偏才。
可惜古今中外参透这一点的人极少极少,更多的是自命“天才”的人。这样的人老中青都有。他们仿佛是从菩提树下金刚台上
走下来的如来佛,开口便昭告天下:“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种人最多在某一方面稍有成就,便自命不凡起来,看不起
所有人,一副“天才气”,催人欲呕。这种人在任何团体中不能团结同仁,有的竟成害群之马。从前在某一个大学中有一位
年轻的历史教授,自命“天才”,瞧不起别人,说这个人是“狗蛋”,那个人是“狗蛋”。结果是投桃报李,群众联合起来,
把“狗蛋”的尊号恭呈给这个人,他自己成了“狗蛋”。
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并不少见,他们成为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
蒙田在一篇名叫《论自命不凡》的随笔中写道:对荣誉的另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自己的长处评价过高。这是我们对自己怀有
本能的爱,这种爱使我们自己看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我决不反对一个人对自己本能的爱,应该把这种爱引向正确的方向。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自命“天才”,引向傲慢,
则会损己不利人。我害怕的就是这样的“天才”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