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后疫情时代影响芯片生产复工。目前,汽车上所用的芯片越来越多,加上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不断增长,芯片消费处于
一种较快增长状态。同时,近-段时间以来,国外疫情特别是马来西亚疫情,以及美国半导体重地得克萨斯州遭遇暴风雪
日本瑞萨芯片厂着火等因素,让本就紧张的芯片供应“雪上加霜”。
2.芯片生产周期漫长。即使是技术过硬的芯片厂家,从研发到应用也需要三年左右时间,生产周期的漫长,也会使缺“芯”
状况不容客观,可能要到2023年才会真正有所缓解。
3.芯片生产供需不匹配。从供给端来看,汽车芯片生产企业数量有限,由于受疫情影响,汽车芯片原材料出口国大幅缩减出
口量,中间制造环节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供给端严重滞后。从
需求端来看,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强劲,供需结构不匹配问题更加突出。
4.国产芯片技术、工艺水平不足难以有效替代。我国自主车用芯
片的全球市场份额不足5%,且集中于低端、 低附加值领域,关键技术水平、工艺等难以支撑车规级芯片的全球全领域供
应,难以有效化解全球“缺芯”危机。此外,我国车规级芯片在制
造、封装、测试等领域以及可靠性、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均缺乏自主、统一的质试评价体系,且行业缺乏权威的第
三方认证平台,芯片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因此自主车用芯片企业进--步丧失发展动
汽车行业缺“芯”的危害:
1.对汽车行业产销量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影响汽车交付量。众所 周知,芯片对于汽车而言必不可少,芯片短缺势必会影响
整车生产, 预计国内汽车库存将继续下降,某些车型甚至有可能“供不应求”。奥德思研究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
显示,国内大部分高端及新能 源汽车厂家均面临停产风险,4S 店热销车型基本告罄。据询问相关4S店销售人员获悉,
奥迪A6、Q5车型需要等货,而奔驰E级和GLC等车型货源较少。
2.芯片短缺暴露了我国汽车制造领域的短板。当前汽车芯片绝大多数依靠进口,越是技术难度高、工艺复杂的芯片,越依
赖进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