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cle Practice 瑞士银行,其实就是翻版的雇佣兵2

瑞士银行,其实就是翻版的雇佣兵2

2022-03-28 15:59  views:511  source:三季人    

随着欧洲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枪炮技术也持续改进,而且那时候的步枪射击,不需要太精确,一波子弹打过去,
能打死多少算多少,基本是以数量堆质量。
于是欧洲国家对士兵的要求,就变得非常简单,只要能看懂阵型、听懂命令、知道开枪的步骤就差不多了,基本不
需要单个的战斗英雄力挽狂澜。
这么简单的要求,欧洲各国招募普通的青壮年集训一个月,就能培养出合格的步兵,然后投放到战场上为国效力。
而且自从法国大革命以后,义务兵役制在法国兴起,然后随着拿破仑的炮火,在欧洲大地逐渐铺开。
在义务兵役制下,国家不再需要用利益来收买士兵,只要告诉他们“参军保家卫国”,就能呼啦啦的招募几万军队。
所以经过技术和思想改造的近代军队,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秀场,而是成了工业化流水线产品。
各国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思想有思想,自然不需要瑞士雇佣兵了。
对于瑞士雇佣兵来说,淘汰他们的不是战场,而是时代浪潮。
41815年,拿破仑帝国战败,英、法、俄、普鲁士等国家召开“维也纳会议”,商量战后的欧洲格局划分。
在这次会议上,瑞士成为永久中立的国家。
如果其他国家成为中立国,那真是要命了,但瑞士却有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
这个国家始终没有扩张的欲望,更没有扩张的能力,那么参与国际事务的权重就不够,与其说中立限制了瑞士
的发展,不如说中立保护了瑞士的现状。
我不去打你们,你们也不要来打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而且瑞士的北方是德意志,南方是意大利,西边是法国,东边是奥地利,属于欧洲大陆的中心,各大国之间的交通枢纽。
这种地方,不管哪个国家占了,都是进攻其他国家的桥头堡。
在讲究“均势原则”的欧洲,哪个国家都不占领瑞士,让瑞士做中立国其实就是最优解。
所以瑞士的中立,大国博弈的结果是主要原因,自我定位是次要原因,这个逻辑挺重要的,我们后面还要说到。
做为中立国,瑞士再出口雇佣兵创汇,显然不合适了,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很快瑞士又找到了新赛道。
早在16世纪,欧洲便爆发宗教改革,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矛盾非常激烈。
为了躲避宗教压迫,处于弱势地位的大量新教徒,便纷纷离开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跑到穷山恶水的瑞士谋生。
人一旦跑路,不可能只是自己跑,必然要带着积蓄和财产一起跑,人家江南皮革厂的老板跑路,还要带个小姨子呢。
于是随着新教徒跑到瑞士,大量资本也跟着流入瑞士,资本又需要储蓄和升值,瑞士银行业便借着这波时代红
利,开始发展起来。
在当时的欧洲,资助新教徒属于政治不正确,但新教徒又是瑞士银行业的大客户,为了自己的生计,瑞士银行
家也要服务周到啊,是吧。
一边是政治正确,一边是现实利益,怎么解决呢?
资本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问题当然难不倒瑞士银行家,他们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我给客户保密,不透露
客户的财产情况,不就解决了吗?
简直完美。
从此以后,保密制度成为瑞士银行业的潜规则。
银行业是讲信用的,你越保密不说,别人越是信赖你,别人越是信赖你,就越想在你的银行存钱,这就形成一个资
本和银行的正循环。
于是在近代欧洲经常改朝换代的时代背景下,欧洲各国失去地位的破落贵族,都喜欢带着资本到中立的瑞士避难,
刚崛起的新贵为了财产安全,也愿意把钱存到瑞士的银行。
尤其是拿破仑横扫欧洲的时候,瑞士银行家依靠“资本避难地”的特殊地位,发了一笔横财。
在这一点上,新贵和旧贵族的诉求是一致的,那就是隐匿财产数额,以清白的身份示人,千万不要成为被人盯上的肥肉。
资本流动如大江大河,滋润了瑞士的银行业。
到了1934年,瑞士为了资本生意绵延永续,正式出台《联邦银行法》,规定在银行实行秘密号码制度,来代替
客户的真实姓名,同时对违反保密原则的银行职员,给与严厉的刑事处罚。
以前是潜规则,现在升级成国家法律了,这下更不得了。
由于纳粹德国害怕资金外流,于1933年出台规定,凡是在国外银行存有资金的人,都必须向政府申报,否则便处以死刑。
希特勒的本意是给市场信心,然后回笼资本,但希特勒的命令反而让市场失去信心,导致德国资本持续外流,
而大部分资本都流入瑞士的银行。
此后希特勒开始驱逐屠杀犹太人,犹太人为了避难,也在瑞士银行建立秘密账户,准备将来东山再起,结果几百
万犹太人被屠杀以后,这些秘密账户里的资金,就成了没人认领的死账。
这些死账到底有多少,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有说法是1940年代的100亿美元,有的说法是还不止,总
之就是一笔无头账。
而且纳粹德国从各地掠夺来的资本,不能直接花出去,必须以兑换美元等货币的方式洗白,才能用来充作战争费用。
希特勒选中的洗钱工具,就是瑞士的银行。据后来美国的调查结果,瑞士给希特勒洗的钱里,黄金便有近60吨。
随着希特勒的战败,这些钱和犹太人的存款一样,也成了无头死账。
所以除了美国和苏联以外,“二战”另一个大赢家就是瑞士的银行。
长达数百年的资本流入,中立国瑞士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有钱就能投资工业,于是在1850年代,瑞士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有钱就能研究学问,于是瑞士成了诸多欧洲科学家的白月光,直到现在都是国民教育最普及的国家之一、世界上
科研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考虑到瑞士只有800万人口,我们也可以去掉之一。
有钱就能沉浸艺术,于是积累到现在,瑞士有1142家博物馆、最大的图书馆藏书840万册、每年70%的人
都要参加音乐会。
毕竟有钱才能有闲。
从雇佣兵转型银行业,瑞士是非常成功的,但这种成功,背后的逻辑是相同的,那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现在西装革履的瑞士银行,其实就是翻版的瑞士雇佣兵。
5瑞士是国际公认的中立国,那中立国到底能不能中立呢?
答案是不能。
希特勒发动“二战”的时候,瑞士便没能坚守中立的立场,给希特勒洗白包括60吨黄金在内的巨额财富。
犹太人被纳粹屠杀的时候,瑞士也没能坚守中立的立场,接收了百亿美元的存款,却拒绝几十万难民入境避难。
可以说,在兵临城下的亡国危机面前,瑞士的中立国宣言,只能演变成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政治招牌。
我们认为瑞士是真正的中立国,其实是冷战塑造的思维定势。
长达45年的冷战,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抗,但两个阵营不可
能完全不交流,于是就需要一个中介。
这个中介不能是两大阵营的国家,否则就得不到双方的信任,也不能是有实力的国家,否则便有借机牟利的嫌疑。
那么瑞士做为不参与对抗、没有军政实力的小国,正好适合担任两大阵营中间人的角色。
于是在冷战期间,瑞士就在国际政治和货币方面,做了美国和苏联的中介。
如果要类比的话,冷战时期的瑞士,相当于前些年非常活跃的大师王林,都是以自己为基点,沟通上下和内外的掮客。
等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瑞士的中立国身份便逐渐坚持不下去了。
于是自90年代起,美国以反腐败的名义,要求瑞士银行公布客户的名单。
于是犹太人跳出来,要求清理“二战”时死亡的犹太客户存款,以便让他们的后代取回去。
于是有人发出一种声音,说瑞士银行是纳粹德国的帮凶,要求彻底清算瑞士银行。
所谓中立国,其实是大国力量均衡的时候,需要一个掮客出面,做一些大国不方便直接出面做的事。
当大国均衡变成一家独大,或者大国的关系破裂,不需要做表面工作的时候,中立国就没什么存在的必要,实质上消亡了。
所以“二战”时纳粹德国横扫欧洲,瑞士没有坚守住中立国的立场,这次“俄乌战争”中美国和俄罗斯撕破脸,瑞
士也没有坚守中立国的立场,直接站在美国一边,宣布制裁俄罗斯。
站队还是中立,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瑞士来说,这都是老手艺活了。
需要你中立的时候,你就立着贞节牌坊做婊子。
不需要你中立的时候,你的贞节牌坊还得立着,万一什么时候再需要你做婊子呢。



Disclaimer: The above articles are added by users themselves and are only for typing and communication purposes. They do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is website, and this website does not assume any legal responsibility. This statement is hereby made!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f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promptly to delete it.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